97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bt天堂频,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在“水車花界”遇見“過去”與“未來”

隱匿的過去 懸置的未來
建筑師:章明 × 張姿 + 創意品牌:尖叫設計
時間:2016.09.26-10.16,9:00-19:00
地點:水車胡同 24 號
 
2016年9月28日下午3點,隱匿的水車胡同24號院比平日多了一些“動靜”,“北京國際設計周”之“遇見什剎海”的1/9院——由同濟原作設計工作室建筑師章明&張姿設計,“尖叫設計”品牌合作的“水車花界”,舉辦了一場小型發布會。
 

△建筑師章明在發布會現場致辭講演
 

△發布會現場合影
 
發布會算不上大咖云集,也并未門庭若市,只在這冷淡的胡同里輕吹起了一陣清新的小漣漪,眼見的是高陽下的綠意清爽,拂面的是北風中的沁心暖意,十幾二十人穿梭在這小院中,一切恰好。正如設計師章明對設計的定位:“我們用有限介入的策略,針灸點穴一般,將新的東西輕輕地扎入什剎海的老院里。”
 
水車胡同24號,在尚未揭開面紗之際,就引起了周邊居民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帶著“擾民、違建”的“罪名”,10天后,換來 “很棒、很美、很有意思”的贊嘆:純白的鋼架、跳躍的綠植、氣質的展品、來往的人流,24號院就像一群遲暮老人中的新生兒,開始萌動強勁的生命力。
 
對于這個 “建筑師的非建筑”作業,建筑師章明有話說。
 
△“水車花界”現場
 
△設計主題“隱匿的過去,懸置的未來”

剝落歷史的封存,我們找尋這里的記憶
 
對“四合院”,我們總有一些印象中的固有記憶:垂花門、照壁、抄手游廊、層層遞進的院落,圍著院子的家長里短和小生活。而當章明踏足水車胡同24號的時候,所有對四合院的幻想都破滅了。
 
相較“四合院”,24號院更像 “雜院”,一個院子里住著很多戶人家,過著接地氣的實在生活。作為昔日“四合院”的一小部分,已無存過往榮光。生活習性和對生存空間的需求使然,這里的人們開始自主地向院子“拓展”空間,不大的小院顯得擁擠而無序。
 
△24號院改造前
 
“雖然是一種看似混亂的搭建,但這種自組織、自協調的搭建過程也是一種生活制約和協調的體現,是生活的印記,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我們認同并尊重這里的過去。”章明說,“綜合考慮24號院現狀、周邊環境、以及共20天的短設計和施工周期、有限的經費等因素,這次設計,我們認為挖掘比創新更重要,有限的點式輕介入比大動作更適宜,因地制宜、舉重若輕的做法更恰當。”
 
于是,純白通透的鋼架構建的或“懸浮”或“靜立”的“盒子”就這樣“原地原貌”替代了院子里灰色厚重封閉實墻的“違搭亂建”,新顏下 “隱匿”地呈現著“歷史”。 “最熟悉的陌生感”——也許是這里的老住民最大的感受吧。
 
 
△“水車花界”的“白盒子”
 
穿過冷淡的胡同,我們帶來色彩的溫度
 
胡同太冷淡,院子太內向,水車胡同24號院常常被錯過。對此,章明說:“我們希望把院子打造成這片‘冷淡’區域的熱點,一個公共的活力客廳,從長久的規劃來說,這里將是一個以‘花’為主題的文化空間,人們愿意在這里停留,閱讀、休憩、聚會、聊天……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于自己的一隅。我們希望通過設計讓這里變成冷淡氛圍中有溫度的地方。”
 
剝離了灰冷斑駁的外墻,裸露的歲月的紅磚溫暖了空氣;俏皮的綠植纏繞著輕盈的白框肆意悅動,清爽了疲倦的雙目,也透亮了這一方小院;白砂石、白懸絲、白色的蒲團置于“籠”中,突然只想靜靜地坐著發呆。
 
紅、白、綠,是建筑師給24號院的新色彩,24°的溫暖,剛剛好。
 
 
 
△“水車花界”的“新色彩” 
 

游目觀想,我們營造“小”空間的“大”體驗
 
水車24號院是名副其實的“小”院,140平方米的占地,不足1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這里有院,‘院’是中國傳統空間中的要素,從院中可觀感天地日月,窺一院而知春秋晴雨,這個‘院’,就是我們想實現價值挖掘和放大的點。”章明對“院”流露出欣喜之情,“如何將‘小’空間放大,將‘院’的空間精髓運用極致,為‘游目’式的觀想體驗提供可能,以盡力達到‘得古意而寫今心’的‘大’意境,是我們思考的重點之一。”
 
對此,建筑師運用了“模糊界面”豐富空間層次,鏡面借景拓展視覺空間的做法,以“花”之名,用綠植為“界”,曖昧朦朧了“內”與“外”,部分實墻被鏡面替代,空間層疊延展,帶著不確定的動態變幻。
 
△“模糊界面”
 
 
△鏡中的“世界”
 
陽光和空氣就這樣任性地穿“墻”而過,原本局促單調的空間變得豐富:天地大了,院子亮了,層疊下不再是“一眼望穿”的壓抑“小”院,而是視覺上“霧里探花”的無盡“大“空間。穿梭“展臺”,這小小的空間,卻也有了“步移景異”的意境。
 
△“小”空間里的“大”世界
 

關于生活與美學,我們想做得更多
 
在這 “花花世界”的布展方案中,原作工作室選擇 “尖叫設計”作為合作品牌。對于這樣的選擇,章明回應:“‘尖叫設計’希望將具有美學價值的家具帶入生活,這和我們希望將24號院打造成一個充滿綠意和生機的‘花花世界’、一個生活美學場所的主旨是匹配與契合的。”
 
“尖叫設計”的產品設計師和建筑師共同甄選了展品:有北歐40年代初的老家具從時間與價值維度回應24號院的獨一無二與彌足珍貴;有融合傳統中式元素的現代家具用設計致敬四合院的傳統……它們都被恰當地置于以“花”為“媒”的 “展臺”中。
 
△展覽現場
 
發布會當天,穿著水袖綠衣的舞者輕柔地在光影下起舞,穿梭在虛實交替的空間中,舞者的影子搖曳著穿過虛擬朦朧的界面,將懸浮之態定格在紅色的磚墻之上,自由地與時光對話。
 
△舞者高高的“花式”演繹
 
對于展品,也許我們無知它們的歷史、價值;觀看舞蹈,也許我們并未感悟建筑師與舞蹈家背后的寓意;關于美學,也許我們并不精懂,甚至沒有一知半解……所有對生活與美學的認知,也許最終只是眼中突然閃過的一絲光亮,是拿相機按下快門的記錄,是一句脫口而出的“真好看”,是一張發朋友圈的自拍……但這又何妨?生活和美學的價值不就是如此,讓人感到愉悅與舒適么。
 
△在胡同中尋“美”的人兒
 
章明說:“在打造傳遞生活和美學的過程中,設計師用自己的智慧給出完美的設計,讓人們發現原來生活可以這樣‘美好’,但這之外,我們想做得更多,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我們的感染下用愛自己的方式生活。”
 

關于城市,我們重要卻又渺小
 
水車胡同24號院,是原作工作室的建筑師,對什剎海、甚至更大范圍相似區域復興的探索性的“小”嘗試。
 
章明這樣描述 “懸置的未來”:“從城市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能保留這種區域的低密度,用24號院這種輕微、有限的介入方式,使它們成為城市呼吸的空間,從高密度的地方望過來,可以看到綠植與建筑相容,成為鋼筋叢林的點式盆景或片式綠洲。
 
然而,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城市面貌的復興和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與協作,建筑師只是太小的一個環節,可盡之力微薄,一切都是未知,像我們展覽中懸浮在空中的網籠,我們并不知道最后是否能如我們所想所愿地讓這里的生活在延續過去的同時變得越來越美好,但我們希望可以做得更多。”
 
這“懸置的未來”,有擔憂、疑慮,但更多的是挑戰和期待。
 
 
合作品牌——尖叫設計
 
大生活里的小設計,在藝術中生活
 
作為“水車花界”的合作品牌,“尖叫設計”攜數件 “甄選珍藏”亮相水車胡同24號院。這一次,家具不再只是 “用品”,更作為一種美學象征被獨立呈現。
 
△尖叫設計
 
這次的展品均用自然質樸的材質:木、藤、布……精工細作而成,飽含了匠人的智慧和巧作,它們早已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歲月,卻依然經典,散發著歷久彌新的優雅氣質,每一眼、每一次觸摸,都能感受到那個年代的大師們在特定歷史時間中對當下設計的功能、形態、技術及材料極致使用的體察。
 
當這些家具靜默地在綴滿綠意的白色展框中,和這“花花世界”、 和這四合院的氛圍、和胡同里的生活,是如此契合。
 
 
△尖叫設計展品
 
然而,尖叫設計作為在中國解讀北歐生活方式最全面、最深度的品牌平臺,所有的展品均來自北歐。明明是東方和西方的遙遠距離,相悖而生的文化土壤,兩者卻如此融洽共存。
 
對此,“尖叫設計” 的總裁薄曦解答道:“北歐家具,尤其是丹麥家具在設計中和中國明代家具有部分傳承關系,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丹麥人的著作中第一次確認中國明代家具作為一個體系在全球的獨立地位,丹麥最著名設計大師漢斯·瓦格納借鑒了中國明代家具的設計精髓,設計了一套風靡全球的中國椅系列,該系列在今天中國的家具仿品中居于前列,可見中國和北歐的人在家具的使用價值、審美、工藝理解上是相通的,只是在這個相似的理念中,中國傳統家具設計中還有重視家具禮儀性的一面,有時會出現形式大于功能的傾向,但北歐人一年四季大部分在戶內生活,在北歐的家具設計中,功能成為他們最核心的價值,對室內、燈光、色彩、家具的舒適度要求成為他們的設計準則,反映了“人、物合一”的生活態度。
 
所有這些,也是章明和張姿老師在 ‘花花世界’的設計過程中,對人、建筑、家具、甚至器皿在日常生活中合一、互動的思考。此外,這些具有年代感的家具又從時間的維度上回應了四合院的歷史悠久。所以它們在‘花花世界’中是平和而自然的。”
 
 
△尖叫設計展品
 
 “尖叫設計”帶著“生活即風格”的品牌哲學而來,帶著“大生活小設計”的生活美學理念而來,“古董”展品因歷史而珍貴遙遠,但它們讓過目的人贊嘆:“原來生活可以處處皆藝術。”
 
這次“水車花界”中的展示,只是尖叫“大生活小設計”的開始,為了將這種對生活和美學的態度延續和傳播,讓更多的人可以接近美、消費美、生活在“美”之中,尖叫正進行自有品牌的打造,讓優秀的北歐設計師來到中國,站在中國人的視角,基于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結合北歐家具的設計價值觀,為中國的年輕消費者提供真正國際水準、高性價比、風格獨特的家具產品,今年年底,尖叫設計即將推出100款新產品,刷新生活美學新概念。
 
“遇見什剎海”
 
由北京什剎海阜景街建設指揮部、北京天恒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天恒正宇投資發展有限公司、CBC(China Building Centre)共同主辦,《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承辦的“遇見什剎海”于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2016.09.23-10.07)在北京什剎海地區盛大綻放,圍繞什剎海的歷史街區和院落展開,包括“九個院子”、“洞/和光同塵”和“回歸?院生活”等。
 
“遇見什剎海”的主題是“約會設計與藝術”。什剎海地區是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也是北京僅存的幾片原住居民區,這里保留了大量傳統院落和街巷。新時代已經為什剎海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我們此次的課題是:如何通過設計的力量復活什剎海。